outlook2007(Outlook2007下载)
【安倍遇刺:中国之幸,世界之幸,或许还有日本之幸!】
只有尊重对手,尤其是值得尊敬的对手,才能取得胜利。这句话适用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案。
李老十这样说,是因为安倍作为日本利益的维护者,竭尽全力,甚至动员日本的宗主国美国与之共舞,特别是在未来非常阴险的印太对华政策和“四方(Quad)安全对话”机制中,发挥了重要作用,并对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产生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。
死忠反华人士、前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马特·波廷杰(matt Schmidt)10日在华尔街日报撰文,首次向外界透露,是安倍杜撰了“印太”一词。他甚至认为安倍的理论“拓展了西方世界以中国为亚洲中心的观点,超越了传统的主权观,是抗衡中国霸权野心的安全之地”。
2017年至2021年在白宫任职期间,作为副国家安全顾问,博明负责协调当时特朗普政府的亚洲政策。在这篇题为《安倍晋三发明了印太》的文章中,他指出,特朗普在2017年11月访问亚洲,并在越南发表演讲,宣布建立“自由开放的印太”,这似乎是第一次使用印太这个词。
事实上,特朗普借用了安倍的说法。在2007年第一次担任首相期间,安倍在印度的一次演讲中呼吁建立一个“更广泛的亚洲”,称它不仅应该跨越太平洋,还应该跨越印度洋——“自由和繁荣的海洋(将对所有人开放和透明)”。
当时安倍认为“亚太”这个词会让人联想到东亚的地理位置,肯定会以中国为中心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稀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,只有把地理概念扩大到包括印度和东南亚的海洋国家,而不是把中国放在地区概念的核心。因此,他开始使用“印度-太平洋”的概念。
2017年,当特朗普政府在寻找一个可以总结其地区战略的口号时,博明和他的助手们看到安倍的“自由开放的印度-太平洋”可以使用,于是他们开始与盟友协调提出这一概念,包括澳大利亚短命总理马尔科姆·特恩布尔在2017年11月提出的所谓实现“安全、开放和繁荣的印度-太平洋”的政策。
伯明指出,虽然中国意识到这一概念对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负面影响,但在美国的不懈努力下,这个词已经传播开来。包括印尼在内的东南亚国家也提出了新印太观,欧盟国家起草了印太战略,法国甚至成为推动印太的“轴心”。
在今年5月的对华政策演讲中,就连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使用了与安倍类似的措辞:“美国和整个地区的国家和人民有着共同的愿景——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,其规则以透明的方式制定,并以公平的方式实施;所有国家都可以自由做出自己的主权决定。」
而且,曾任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情报官员、国务院情报研究局中国处处长的华盛顿大学教授罗伯特·萨特(Robert Sutter)也表示,安倍很早以前就认识到“中国带来的巨大挑战,并联合更多伙伴来应对”,这为“四方(Quad)安全对话”机制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所谓四方对话,也是美国集结三个所谓“印太盟友”对中国进行围堵的新冷战政策。
可以说,美国和西方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,并且确实对中国产生了实实在在影响的战略政策,都与安倍有关。
所以,他既是一个可敬的对手,也是一个可怕的对手。他在一个政治家风华正茂的时候遇刺,这是他的不幸,但这是中国的幸运,是亚洲的幸运,是所有爱好和平的人的幸运。最后看看二战的日本,也许也是日本的运气吧。